时间:2024/12/1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看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原标题:高校新专业有“三新”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共育未来——奥林匹克科技艺术展”。贺路启摄

研究人员在电子科技大学宜宾园区智能制造研究室内进行智能抓取实验。王宇摄

随着各地高考成绩相继公布,今年的高考学子进入忙碌地填报志愿、幸福地收获录取通知书的时刻。与此同时,一批“上新”的专业,为准大学生们提供了更多选择。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共有31个本科专业首次正式招生,涵盖了工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

高校本科专业调整被视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晴雨表”。新专业“新”在哪儿?未来将如何培养专业人才?

一新新工科专业凸显“智慧”

盘点31个新专业,“智慧”与“智能”是其中的关键词——智慧能源工程、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智慧水利、智能地球探测、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智能运输工程、智慧海洋技术、智慧林业……共有8个新增专业与智慧和智能相关,其中7个为工学门类。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智慧水利系主任俞晓东介绍,智慧水利专业是水利与信息化相融合的专业,学生既要掌握水利行业的知识,也要懂得新兴的技术。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从事“数字水利”建设,为“江河战略”贡献力量。

北京交通大学是智能运输工程专业首批开设高校,该校依托交通运输工程和安全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交通运输学院原智能运输工程专业方向团队历时十余年的教学工作积累、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的雄厚科研基础,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工程与安全、信息、人工智能等学科交叉融合,探索“智能+交通运输”人才培养新路径,旨在培养智能交通领域领军人才。

山东大学开设的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专业以李术才院士和张庆松教授为专业带头人,面向国家“交通强国”“制造强国”重大战略需求,深度融合数学、软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交通土木工程等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自主创新、具备跨界发展能力的应用研究型领军人才。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教育部于年提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即“新工科人才”。所谓新工科,是指针对新兴产业的专业,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也包括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

近年来,高校本科工学类新增专业较多,其中不少都是新工科专业。专家表示,新工科专业或将继续成为未来几年高校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新交叉融合适应发展需求

多学科交叉融合,也是新专业的一大特点。在本科专业设置调整工作中,教育部支持高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引导高校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增设文理、理工、医工等交叉融合的新专业。

实现“双碳”目标,专门人才必不可少。目前,我国在碳捕集、碳利用、碳封存、碳管理及碳交易等多环节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存在空白。年,重庆大学牵头并联合3所高校申报了“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

重庆大学本科生院院长李正良说,现在能源、材料、交通等领域对碳储科学与工程人才的需求非常大。为此,学校将着力培养学科交叉性强、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希望该专业未来有60%至70%的毕业生可以继续深造,为“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随着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的实施,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吸引世界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82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