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外用药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02/6205113.html 碳达峰碳中和是林业发展的重要机遇 ——访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原副司长、 中国林产工业协会首席专家吴晓松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关乎人类的前途与命运。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此,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作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庄严承诺。一段时间以来,林草行业已经行动起来,记者就此专访了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原副司长、中国林产工业协会首席专家吴晓松。 黑龙江伊春小兴安岭林区 “双碳”背景林业发展形势和国家相关政策 记者:您如何看待林草行业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 吴晓松: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储库,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植树造林成为抵消温室气体的有效路径。 “双碳”背景下,林业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随之提高。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大会及“年气候雄心峰会”上,我国政府承诺和宣布的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举措,都包含了增加森林蓄积量这一综合反映林业工作成果的目标。 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工林面积已经达.28万公顷,全球增绿面积的四分之一来自中国。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经提高至23.04%,森林面积达到2.2亿公顷,森林蓄积.6亿立方米,森林植被总碳储量91.86亿吨,年均增长1.18亿吨,年均增长率1.40%。值得一提的是,中幼龄林占我国森林资源面积的60.94%,中幼龄林处于高生长阶段,伴随森林质量不断提升,具有较高的固碳速率和较大的碳汇增长潜力。 这是机遇,也是挑战。未来10年,我国需要通过造林和改善森林管理的方式增加森林蓄积量,以实现年森林蓄积量要比年增加60亿立方米的目标,这是我国林业发展新的挑战。据介绍,我国森林平均每公顷蓄积量约90多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最大潜力有可能达到28%到29%。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可用于造林的土地还有约万公顷,加上退耕还林、还草的土地,总共还有多万公顷土地可以用来扩大森林面积。然而,我国目前50%的可造林土地是在降雨量毫米以下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造林难度较大。为实现年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的总目标,林业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攻关,提升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技术水平,提高森林质量和增汇潜力的森林可持续的经营能力;改革财政性补贴政策,进一步调动全社会造林积极性。 云南曲靖会泽县 记者:“双碳”目标下,林草行业需要
|